世界汉学家汇智工程

作者: 时间:2017-04-10

 

汉学家是世界各国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使者,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心在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动态数据库》的基础上,展开二期建设——世界汉学家数据库》。该数据库已经收集整理了日本、韩国、印度、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奥地利、瑞典、芬兰、葡萄牙、西班牙、阿联酋、伊朗、意大利、俄罗斯、美国、巴西、埃及、越南、泰国、安哥拉、南非、委内瑞拉、墨西哥、马来西亚、印度、安哥拉、菲律宾等29个国家的汉学家,涉及英、法、德、俄、日、韩、西班牙、葡萄牙、阿拉伯、印地、乌尔都、波斯、越南、泰、马来、菲律宾语等20个语种,汉学家人数达到近4000人。该库是目前国内语种最多、信息最丰富的世界汉学家数据库,直接服务于文化部的“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及“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华学术外译计划”,为国家制定文化发展战略、推动文化学术走出去提供数据支撑和政策咨询。

 

中心始终把团结培养亲华、知华、友华、爱华的国外汉学家作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战略任务。中心参与“汉学家与中外文化交流”座谈会、“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两个国家级文化交流项目,旨在通过中国学者与国外汉学家深层次的学术、文化交流,让汉学家更好地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汉学家在中国的实际生活考察,让他们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发展中的中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汉学家与中外文化交流”座谈会,与汉学家座谈,中心参与了会议的筹划工作。截至2016年,“汉学家与中外文化交流”座谈会已成功举办3届,共有来自40个国家的66位知名汉学家参与;“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已举办3届,来自50多个国家近百名青年汉学家参与研修,涉及中国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政治、当代社会、国际关系、“一带一路”等诸多领域。这两个项目通过邀请汉学家来华交流研修,帮助他们更加客观、深入地认识和研究中国,加深他们对中国方方面面的理解和认同,建立与中国学者和学术机构的联系,为汉学与当代中国研究提供便利和支持,受到各国汉学家的欢迎和一致好评。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