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

作者: 时间:2016-10-19

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

项目介绍

北京外国语大学自2012年开始,与文化部外联局联合建立了第一个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由何明星教授领衔,旨在利用中国90个驻外使馆的文化参赞和中国文化中心资源,搜集中国文化在全球的落地数据,尝试进行相关重大文化项目、对外主流媒体进行评估。评估中心自2012年开始运作,利用覆盖全球120个国家、2.5万家各类图书馆的联机书目数据库,监测中文图书在全世界的文化地理分布范围,第一次将中国大陆600家出版社每年出版的新书(含再版)进入全世界图书馆系统的品种数据,作为中国知识生产水平的标准进行评估。该项评估研究每年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发布年度研究报告,至今已经是第五个年头。报告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一些报告通过相关渠呈送多个国家领导人。许多出版社将每年的排名数据挂在自己的网站上,有些出版社还将指标作为编辑、员工考核的标准。

评估中心利用此项研究,与中国外文局合作,发布了《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出版与传播调研报告(2009—2014)》,首次梳理了全世界范围有关中国主题出版物的出版机构、出版内容、作者群体等相关内容,获得了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好评。评估中心还发布了《中国青年》杂志的世界影响力报告、《人民日报》的国际影响力报告(2013)、《人民文学》杂志的国际影响力报告(2013)、新世纪10年中国当代文学的国际影响力报告(2014);中国当代女性作家的世界影响力报告(2013、2014)。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评估对象、评估标准、评估手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体系建设研究,提供了可贵的先期实践。

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的主要工作范围:

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的主要内容分为评估对象、评估标准、评估数据采集系统等三个方面:

一、评估对象研究

1、相关重大外交、经济、文化政策以及活动出台前的风险评判和预警评估。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逐步深化,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语言等方面阻力和矛盾日益突出,有些甚至直接涉及中国海外投资活动和人身安全。评估中心在相关重大外交活动、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等计划出台前进行风险评判和文化预警,从而保障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

    2、已经实施和正在实施的相关计划、项目、工程进行评估.截止2015年底,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各类对外文化资助工程、计划、项目已经超过10个,每年资助金额都超过数十亿元人民币,如果加上各个省、市等地方机构主办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则数额更加庞大。这些出自各级各类政府财政投入的项目产出效果,根据2007年国务院令第492号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2016年7月28日以两办名义公布的《国家信息发展战略规划》,都需要及时对外公布。因此对于出自国家财政支持的相关国际文化传播项目,开展第三方示范性评估,从而促进项目投入、实施与效果产出更加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

    3、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标志物、文化产品的全球影响力评估。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综合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已经在各个方面全面步入国际化时代。全面梳理中华文化思想精髓的文化理论、哲学思想以及文化标志物在世界各个国家的影响力,事关中华文化在全球传播规律、成功经验的总结,从而在市场主体建设、海外传播渠道、传播技术变革与传播手段多样化等方面,提供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战略和方法。中心开展包括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经典、中医药以及汉语言等中华文明、中华文化标志物等全世界影响力的评估研究。

二、评估标准的研究

评估标准应符合以下二个原则:

    (1)代表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中心坚持以中文作为中华文化的标志性文化载体,监控中文出版物的全世界图书馆收藏数据,并以之为中国图书的世界影响力评估标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医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效果评估标准研究,开展全球汉语学习人口普查数据调研以及全球中医人类学调查,从而梳理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现状,为制定新形势下的中国文化世界传播战略提供依据。

    (2)评估数据的客观性、第三方、可稽核。从已经开展的评估实践来看,利用全球图书馆联机目录中心的大数据,进行中国图书的馆藏影响力评估研究,这些数据客观、公正,随时可以稽核,获得了全国600家出版社的高度认可。事实证明,只有评估核心数据能够具有客观性,并且是第三方来源,才能建立长久的公信力。目前中心除了中文图书的世界图书馆收藏数据之外,还正在依据大数据挖掘的技术与手段开展中国电影电视国际影响力、中国对外传播主流媒体国际影响力等第三方数据的搜集研究,从而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最为真实的判断。

三、评估数据、信息的采集体系研究

1、评估数据、评估信息的采集体系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体系建设研究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评估体系建设的质量和效果。目前除与海外大型数据库建立合作关系之外,还积极独立建设数据采集系统。北京外国语大学早在2013年就与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该协会是商务部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信息报送主体单位,其旗下拥有吉利汽车、力帆集团、海航集团等数千家会员单位,在全世界建设有近万家分子机构,利用驻外信息报送国别机构,开展相关文化项目的评估数据收集工作。

    2、不同国家、民族语言社交平台的数据挖掘手段。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日益丰富,社交终端、交互社区平台、逐渐多元的时代下,不同国家、民族语言的人们已经被纳入一个全球互联网系统之中,互联网信息挖掘技术与手段已经十分成熟。利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70多个非通用语种优势,利用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专业搜集一些有关中国投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中国文化标志物在当地普通民众中的认知、反馈等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大数据,为中国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提供风险研判和舆论预警。目前来看,这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数据采集系统最为经济、最为便捷、最为高效的渠道,正在积极拓展过程中。

负责人:何明星

%e5%9b%be%e7%89%871

项目成果:

著作名称       中国图书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

参编作者       何明星

著作类别       专著

出版单位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6月15日

%e5%9b%be%e7%89%872

《中国图书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一书,分别以“中医药图书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新中国图书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21世纪中国图书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三篇,梳理了中国在海外产生巨大影响的典型图书、典型传播事例,探讨了这些中国文化、思想获得世弇影响的原因与时代背景。其中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与珍贵的一手史料,都是作者倾注多年心血整理、挖掘而成。迄今为止仍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具有启示与借鉴作用。书中大部分文字曾发表在《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出版广角》等报刊杂志上,并获得广泛的关注。

论文

《中国青年》的海外传播与国际影响http://2011.bfsu.edu.cn/wp-content/uploads/sites/9/2016/10/中国青年_的海外传播与国际影响_何明星.doc

2013-3-12《中国青年》方案http://2011.bfsu.edu.cn/wp-content/uploads/sites/9/2016/10/2013-3-12《中国青年》方案.doc

2012-10-15莫言获奖与中国文学海外出版的二十年磨砺http://2011.bfsu.edu.cn/wp-content/uploads/sites/9/2016/10/2012-10-15莫言获奖与中国文学海外出版的二十年磨砺.doc

2012-11-29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出版发展报告http://2011.bfsu.edu.cn/wp-content/uploads/sites/9/2016/10/2012-11-29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出版发展报告(定稿20121130).doc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