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张西平教授、李洪峰教授参加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研讨会

作者: 时间:2018-11-22

11月14日至16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法律、经济和科学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联合国不同文明联盟、穆罕默德五世大学孔子学院协办的“国际儒学论坛——拉巴特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举行。我校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长张西平教授、法语系李洪峰教授参加会议并发言。

 


    

此次会议以“‘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来自中国、摩洛哥、埃及、法国、埃塞俄比亚、苏丹、喀麦隆、阿尔及利亚、越南、西班牙、克罗地亚、新加坡、以色列、阿联酋、突尼斯、肯尼亚、尼日利亚、利比里亚、塞内加尔等23个国家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滕文生、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李立、联合国不同文明联盟大使潘光、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校长费里德•贝勒哈、经济和社会法律科学院院长汉谟思等出席会议开幕式。    

与会学者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分“古丝绸之路上亚非欧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与合作共进的历史经验”“古丝绸之路上为促进亚非欧不同文明和国家地区的交流合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与故事”“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时代潮流与‘一带一路’建设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型国际合作应该具有哪些国际通例和时代特点”四个板块,进行了热烈的发言和讨论。    

张西平教授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资料,展现了中国古代对非洲及摩洛哥的相关记载以及摩洛哥对中国的记载,论述了中国与摩洛哥两国文明互鉴的历史源远流长。其他学者的发言与之呼应,讨论过程充分展现了不同历史文献在研究中非文化交流、中摩文化交流史方面的重要价值。李洪峰教授则从对法非文化关系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探讨不同文明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中非文化关系未来的发展。会议期间高翻学院的刘宇波和李洪峰担任了大会的英文和法文翻译,我校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作为此次会议的协办单位,为会议成功举办做出了贡献,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好评。    

国际儒学论坛是国际儒学联合会为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明的对话,讲好“两个故事”(即讲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讲好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而搭建的学术平台,已分别在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成功举办多届,取得了良好的国际反响。

 

(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