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平氏县,班固自注:“禹贡桐柏大复山在东南,淮水所出”;《后汉书·郡国志》南阳郡平氏县,司马彪自注:“桐柏大复山,淮水出”;淮水源头的大复山,在这片钟灵毓秀土地上,有才子的诗,也有香茗的歌。
一、人物志

何景明
何景明(公元1483—1521年),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今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
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
何景明性耿介,鄙荣利,对当时政治黑暗不满。在《玄明宫行》等诗中讽刺了皇室的奢欲和刘瑾的用权;在《盘江行》等诗中揭露了官军屠掠人民的罪行;在《兴隆祀丁曲》、《罗女曲》、《平坝城南村》、《偏桥行》等诗中,描绘了他行经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情风物。这些诗都具有一定的人民性。
何景明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在“七子”中,他的地位仅次于李梦阳,“天下语诗文,必并称何、李”(《明史·何景明传》)。他也主张文宗秦、汉,古诗宗汉、魏,近体诗宗盛唐。他在《述归赋》中披露自己的文学思想是“于古人之文,务得其宏伟之观,超旷之趣”;“不坠古人之余烈”。这在打击明代前期盛行的台阁体诗文及八股文上,有一定积极作用。正德年间,他这种主张产生颇大影响,“四方学士感愿知先生,车马填门巷”(《何大复先生年谱》)。
二、风物志

信阳黑龙潭
何景明观于黑龙潭而诗曰:“川流一曲抱,峭壁万年开。白石传杯坐,青天送月来。蛟龙亦自舞,鸥鹭岂相猜。谁识仙潭上,天留此钓台。”正是黑龙潭奇伟瑰丽的地貌和气候,滋润了肥壮柔嫩的茶芽,创造了独特的香气高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的信阳毛尖。
在纬度位置上,信阳属高纬茶区,茶园比南方的茶园开采晚,封园早。每至隆冬,皑皑白雪覆盖了崇山峻岭,茶树却傲雪凌霜茶花独绽,为素裹银装点缀一份生机与春意,更昭示了茶树旺盛的生命力与勃勃的生机。信阳毛尖的驰名产地为五云(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五座山)、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山(震雷山)、一寨(何家寨)、一寺(灵山寺),这些地方海拔多在500-800米以上,高山峻岭,群峦叠翠,溪流纵横,云雾弥漫。同时因地缘因素所造成的较长的生长周期也使得信阳茶中特别是氨基酸、儿茶素、咖啡喊、芳香物质、水浸出物等含量,为南方茶区所不及。
何景明亦有《送泰公茶》:“英英白云华,采采六山秀。为问病维摩,此味清凉否 ?”、《玺上人送茶》:“郁郁云中秀,山僧采相馈。我有毒热肠,此是清凉味。”等多篇描写信阳毛尖的诗作,可见其对之的喜爱。此外,信阳毛尖更享有北宋文豪苏轼谪居信阳时,给予的“淮南茶,信阳第一,品不在浙闽下。”的赞誉。
茶,按中国汉字的书写方式,是人处在草木之间。人们用双手感知自然,改变自然。茶的独到不仅在于它根植的土壤,还在于其中蕴含着的深深的——人情。炒制茶叶的过程正是将浓浓的人情与灵秀的自然完美结合。
信阳毛尖有一套炉火纯青的加工工艺,归纳起来就是“摊晾、生锅、熟锅、烘焙”四道大工序,经历百年传承至今。
摊晾是毛尖制作过程的第一步,是关系到毛尖香气和品质的重要环节。首选竹席或竹匾,每平方厚薄均匀的摊鲜叶一到二公斤,时间在三到十小时之间,避免阳光直射,一到二小时及时翻动一次。在鲜叶色泽由鲜绿转为暗绿,叶面光泽消失,青草气减轻,散发出果香时开始转入下一道程序。
生锅的作用是杀青和初揉,温度在160摄氏度到200摄氏度之间,当锅温达到要求时,鲜叶下锅,掌握火候,用竹茶把适时翻炒、揉捻、整形。其过程中的巧妙的利用锅温和水气来破坏酶的活性,制止酶氧化,同时芳香物质发生变化,促进低沸点的青草气散发。经由生锅,叶色由翠绿变为暗绿,青草气变成清香气。叶绵软而不粘手,手握成团抛之即散。
熟锅与生锅并排连在一起,大致相同但锅温比之生锅较低。熟锅主要用手炒制,通过抓条和甩条来整理条形。经由熟锅进一步蒸发水分,发挥香气,做条整形,从而使鲜叶转变为信阳毛尖细、圆、紧的条形。
最后一步是烘焙,熟锅炒制后的茶叶摊放凸心竹匾上烘焙,烘焙在信阳当地俗称为打火。打火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干燥蒸发水分,防止茶叶裂变,同时使茶叶的外形得以固定下来稳定茶叶的品质。毛尖茶的制作工序到此也基本完成。
茶之冲泡之法亦有讲究,用热水将茶壶和茶杯烫过,再放入五、六克重的茶叶,倒入热水,第一泡即可饮用。此时,茶叶娇嫩,茶汤香醇,进口甘甜圆滑,冲泡时水温以80–90度为宜,既可即时饮用(温喝),也可冰喝,温喝时假如酌量加点白糖,或者冰喝时加点白糖、蜂蜜,然后放入冰箱冷冻,这两种饮用方法,均为夏日降温去署的良方。喝茶要先享受茶香,其次观察茶汤颜色,最后再尽情啜饮,信阳毛尖茶品质极优,一般五泡还能享受到极佳的茶香风味。从一杯茶开始,感受自然与心的和谐与归一。

手工炒茶
结语:苍苍大复山,郁郁毛尖茶,才子诗百篇,清香心中留。不妨寻一处狭小天地,在茶香与书香之中偷得浮生半日闲。尘嚣喧闹耳边过,清净自在心中留。
作者:高雅君
来源:文明互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