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方式

作者: 时间:2013-05-05

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牵头高校,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澳门大学、罗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中宣部、外交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汉办等政府部门,中国作家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国际儒学联合会、故宫研究院、中国外文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博鳌亚洲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内外创新力量,创建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体。

一是三位一体的组织管理模式。协同创新中心设立战略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三级组织管理机构。战略咨询委员会是协同创新中心的最高咨询机构,针对中心建设与发展方向、国家需求有效对接、重大任务开展、体制机制改革等进行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学术委员会是中心的最高学术审议、评定和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从学术角度贯彻落实战略咨询委员会提出的重大智囊决策,进一步明确中心重大学术攻关方向和创新领域,使学术活动开展紧密围绕中心总体建设目标和国家战略急需;为中心系列学术活动进行学术评议,提供学术指导;不断推动中心学术创新水平提升,保持相关领域国内乃至世界一流水准,确保以切实有力的重大学术成果产出服务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管理委员会是中心日常运转的具体执行机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及组织实施;负责中心各项具体建设任务的组织与实施;协调召开战略咨询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会议;定期向战略咨询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报告工作进展;组织开展中心各项学术研究与实践活动,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负责中心资产财务的管理与使用等等。

二是相对独立的管理运行实体。中心是依托高校和协同创新单位但又相对独立的管理运行实体,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制度改革与管理的自主权。在人才选聘、人事管理以及人员考核等方面拥有自主权。在财务管理方面,中心财务实行单独立账,专款专用。此外,中心设有日常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5名,办公室主任兼行政总监1名,学术总监2名,外联总监1名,财务总监1名;依托各任务领域和学术创新团队建设,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聘用研究人员148名。

三是以任务为牵引组建学术创新团队。中心坚持“流动、开放”原则聘用研究人员。围绕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急需,明确了“1152”目标建设体系,分别围绕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综合体系构建,汉语多语种国际推广、中国文化价值观研究与国际传播、中国文学与学术经典译介、世界文化多样性研究、域外藏中国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中国企业全球发展文化支撑平台建设以及世界汉学家汇智工程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工程等,组建学术创新团队。确保每个学术创新团队有重大任务牵引,有具体部门参与,有骨干研究创新力量,有明确工作计划与责任分工。

四是以制度创新为中心提供基本保障。制度创新是中心组建的关键保障。中心先后修订出台了系列规章制度,包括《协同创新中心章程》、《战略咨询委员会条例》、《学术委员会条例》、《管理委员会条例》、《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实施办法》、《人员聘用与管理办法》、《绩效评价与奖励办法》、《学生联合培养实施意见》、《资助受聘人员参加学术会议管理办法》等。该系列规章制度在诸多领域突破了原有体制机制的束缚,为中心开展协同创新、确保相关人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